书剑风尘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记阁bijig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第29章
报名县试之事,确实是江重涵算计了纪洪,只能说……各有所得吧。
谁让古代没有数据联网,科举考试报名这么麻烦呢?
一个考生要报考科举,首先考生要准备好个人履历。
履历的第一部分,叫“亲供”。内容是考生自己的姓名、年岁、籍贯,体格以及容貌特征;考生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三代亲人的存殁。如果是过继的人,不仅要写过继父母的祖宗三代,还要写亲生父母的三代情况。
写完了亲供,还要写五童互结保单。也就找其他四个考生,写保证书,表示谁都不作弊,一旦有人作弊,五人连坐,全部考试作废。
写完之后,完了吗?可以提交县衙礼房了吗?
不,还没,还有“认保”,就是找廪生作保。
廪生,全称“廪膳生员”,指的是通过了院试,进入府州县三|级官学中的某一个读书,能享受朝廷发米粮官学生,也就是俗称的秀才。童生试的考生要报名,必须先找个廪生作保,保考生的亲供是真的,没有诸如替名、冒籍(不在籍贯地考试)、匿丧(亲人去世不守孝)等等违规行为,也不是不能考科举的出身。
当然,廪生作保不是免费的,一般要给二三钱至一两银子做酬劳。银子不多,江重涵手上还有近三十五两银子,有问题的是……
一,要互结保单,就要逐一登门、请客、说情。耗费时间不说,关键还他不认识其他考生,不清楚人品就互结保单,很容易作弊被抓,丧失考试资格。
二,他跟县试主考的知县、教谕,有不大不小的过节,而颖安县试,可以说已经被段于廷跟知县一手把控了。
这是江重涵几日来观察得出的结论。
书铺抄书的内容是乡试和童生试(县试、府试、院试)的优秀文章,江重涵抄着抄着就发现,府试、院试、乡试的优秀文章,那是真的优秀。而颖安县试的文章……就是在现代人看来,也太差了,有些简直狗屁不通。而且府试里还会出现一两篇颖安籍学子的文章,院试、乡试里就基本没有了。
科举优秀文集是按照科举的周期,每三年出一次的,换句话说,颖安已经三年没出过新的廪生了。
这可不对劲。
江南学风浓厚,光是宣州府就有好几个出名书院,颖安再穷、再不济,也不至于三年了没有一个能通过院试的学生。结合书铺老板悄悄抄科举范文售卖、教谕段于廷赚得盆满钵满的情况……显然,原因肯定在于教谕跟知县一手遮天。
估计谁给银子,就点谁通过县试。
不,或许还把控了认保、报名两道关卡。
一个考生,没有廪生认保,怎么向报名?即便报名了,没有教谕跟知县的点头,礼房又怎么会通过?
报一个县试的名,得准备三份孝敬,廪生吃小,教谕跟知县吃大。
江重涵可不想送这个钱。
再者,当时他还跟教谕段于廷有不大不小的过节,段于廷能让他报名县试才怪。
那天抄书时,江重涵就开始思考怎么顺利过县试报名,但想了一晚上,直到他决定救林筠娘时,也没想出好法子。但就在邹府,机会忽然来了。
江重涵在救治邹老太太时,瞥到角落有个眼熟的人。
卖止血药那药铺的掌柜。
江重涵登时心中一动。
他回应的那句话出自《孟子》,掌柜的能听懂,说明他读过书。寿宴上的掌柜戴了儒巾,说明他至少有个秀才的功名在身上,具有具结资格。而他能出现在邹老太太的寿宴上,说明他跟邹家沾亲带故,偶尔得罪一下知县跟段教谕,也不怕麻烦。
有了心之后,再看掌柜的眼神,江重涵轻而易举就读懂了里头的欲|望:想学这止血和救治被噎之人的方法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》《诡秘:魔女家的二五仔》《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》《守寡后我重生了》《文豪1978》【燃文小说网】《从长生苟到飞升》《穿越淞沪战场,崛起成为最强军阀》《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》《我被皇马挖掘了》